2025年第八週學習週卡|《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》
一、學習目標:
(一)掌握時間使用的關鍵差異:效率 vs 效能
(二)建立以價值與角色為核心的優先順序管理系統
⸻
二、本週行動任務:
(一)列出你目前的三大生活角色(如:領導者、家人、創作者),每角色寫下一件最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事情
(二)實作一週「時間紀錄表」,標記出真正投入在重要事項的時間比例
(三)使用「時間盒」或「角色任務表」,重新規劃未來七天的優先順序
⸻
三、應用練習:
(一)建立「一日三問」習慣:
• 今天我為我的價值做了什麼?
• 我有優先處理最重要的事嗎?
• 我在哪裡被干擾最多?
(二)將行事曆中每一件事分類為「緊急但不重要」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等四象限,嘗試刪除一件不重要的事
(三)每日安排一段「黃金90分鐘」,專心投入最重要任務(如創作、規劃、策略思考)
⸻
四、每週反思問句:
(一)我今天忙碌的事情,是否真正與我的目標有關?
(二)我有沒有為真正重要的人與事,保留時間空間?
(三)是什麼干擾了我最應該專注的任務?我該如何改善?
⸻
五、閱讀心得:
身為技術背景出身的經理人,我曾經認為時間管理就是「做更多的事、更快」。但後來我發現,忙碌不等於產值,很多時候,我用極高效率完成了根本不重要的事。
《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》這本書帶我從「任務導向」走向「價值導向」。我開始每天先問自己:「今天最重要的是什麼?」有一回,我正在趕投標計畫,卻被兒子拉著說:「爸爸,我的畫要你看完我才睡覺。」那一刻我愣住了。我放下手邊的筆電,靜靜看她的畫。五分鐘後,他笑著睡著了,而我,那一夜寫出最清楚的計畫內容。
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:時間的真正管理,不是塞滿,而是放對人與事。
⸻
六、三大關鍵觀念:
(一)時間管理是「價值管理」: 不是安排時間,而是安排重要的價值與角色
(二)四象限法則:重要≠緊急: 高效能者懂得把時間投注在「重要但不急」的任務上
(三)從角色出發的規劃更具意義與持續性: 以人生角色設計任務與行動,才不會落入日常消耗
⸻
七、應用建議:
(一)每天寫下「我今天最想完成的三件重要任務」,優先處理
(二)每週排出「角色檢視日」,審視自己在工作、家庭、個人成長三面向是否平衡
(三)使用倒數計時器法:為每段專注任務設定時間(如:25分鐘寫作+5分鐘休息)
⸻
八、金句:
(一)真正的時間管理,是選擇什麼值得讓你的人生被填滿。
(二)忙不是問題,忙錯方向才是。
(三)把時間還給重要的人,才能拿回真正的自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