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選對人,比選好點子更重要:你創的不是業,是命運聯盟」
《人是比點子更早要決定的事》
我們常以為創業的起點是一個好點子,事實卻恰恰相反,點子再好,也得靠人來完成,而「人」若錯了,再聰明的構想都會變成拖累。
很多創業者從市場分析、產品定位、商業模式講起,卻很少誠實的談:你選擇與誰一起走上這條路才是所有後果的起點。
與你一起打拼的人,不是工具人,也不是陪伴者,而是將與你共同承擔風雨與勝敗的人;他的選擇、習慣、信念與脾氣,這些塑造了你創業路的樣貌,甚至決定你能不能走得遠。
《從兄弟到合夥人,從合夥人到沉默的親戚》
我曾經與自小一起成長的堂兄弟共創公司,我們對未來充滿想像,也對彼此充滿信任,他創意十足,有技術背景,我擅長架構與管理,我們以為這樣一個感性、一個理性,是完美的互補。
創業初期,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「共識建立」上,會議總是熱絡,氣氛良好。直到開始實際執行時,我才發現他習慣等待明確指示,而我則期望主動承擔。
我們開始各自忙碌、漸漸疏遠,有一晚,我獨自在加班,他回了一封訊息:「有些事我真的不適合,最近壓力很大,暫時先不參與決策。」
我們沒有吵架,也沒有決裂,只是慢慢沉默,而我也學會了一件事:夥伴的價值,不在於彼此認識多深,而是在於遇到風雨時,他願不願意站在你前面。
《真正的創業團隊,需要三種力量》
一次工程設計案交付前的晚上,我幾乎整夜沒睡,我當周親自跑了三趟工區,一再確認設計與現場一致,調度圖說、盯安全、審流程,一切都不容出錯。
但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一晚的技術細節,而是我的夥伴,在凌晨一點來到現場,默默的幫忙整理設備、檢查文件,他平時話不多,但從不缺席。
那天我明白了:選擇合夥人,應該看三件事:
一、責任感是否自動開啟,不靠提醒。
二、在壓力下,仍能保持專業與紀律。
三、當你無力時,他是否還能往前推一把。
團隊不是一群人來幫你完成夢想,而是一群人彼此共創彼此的未來。
制度是必須的,但是界線要清楚,最終決定能不能長久的是:在艱難中,彼此能否互相成為力量,而不是相互拖累。
《座右銘啟發》
一、創業是一場關係的考驗,而不僅是點子的實驗。
二、真正的夥伴,是那種你信不過他,他都會內疚的人。
三、制度是為將來的風暴設計的,而不是在為今日的信任設立的。
四、創業成功的前提是:要一起扛責的人從來都不缺席。
《寫給正在選擇夥伴的你》
一、在你創業的這條路上,有誰的離開會讓你崩盤?有誰的出現讓你更加堅定?
二、如果明天遇到資金斷裂、人力緊縮,你會優先通知誰?又會希望誰站在你身旁?
三、你們合夥人之間,談過最難談的事了嗎?如果還沒,那會不會是你還沒真正開始創業?
《反思結語》
如果說創業是一場持久的修行,那合夥人就是你最真實的鏡子;
你以為自己選的是人,其實你是在選擇「面對未來的方式」,那不是共事而已,那是共同承擔。
願你在未來的路上,選對人,也成為對的人。